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楚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关于语调的几点说明: 1、朗读中的语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较为复杂的问题,上面分的这四种基本类型,只是一个大体分类,或者说是对语调的基本情况的一个大体描述,只是一个框框,给语调分类也决不是硬要把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强行纳入一些简单的公式。 2、不要把这里说的语调类型同书面语中的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类型完全等同起来。书面语中的句子的语气类型远不能概括口语中千变万化的语调。 4、朗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性主要是通过语调加以体现的。朗读语言同生活语言的主要之点就在于语调。 生活语言当然也有语调,但那种语调一般是没有多少起伏变化的,显得自然、从容。而朗读语言的语调则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从而能使语意表达得更加顺畅、明晰、突出。朗读中一旦失去这种富于变化的较为明显的语调,它就无异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了,实际上,朗读也就不存在了。 5、朗读中的语调的表现又不同于艺术表演(如朗诵、话剧表演)中的语调的表现。表演语言的语调带有明显的夸张性、表演性。假如把这种夸张性和表演性搬到朗读中来,使朗读时的语调奔突跳跃,大起大伏,这就会使朗读显得既不自然,也不真实。朗读中的语调介于生活语言和表演语言之间,没有语调的起伏变化固然不行,起伏变化过大同样也会失去朗读的特点。 综合练习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 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