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制度建设社区网格制度建设所谓的新型网格化社区,就是根据城市的道路,河流以及其它明显的自然标志而划分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界限明晰,责任明确,便于管理的特点。它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升我国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加快中小城市法律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一、基本情况2000 年 11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随之各级党委政府开始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我市城中村便由原来的村改为居委会,又改为社区,只有名称变化,而没有改变管理机制。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对城市网格化社区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和管理,并在云门山街道海岱苑社区、益都街道东店社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城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在王府、益都和云门山三个街道划分设置了 18 个新型网格化城市社区。(一)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加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格局。建立起了党组织领导、居委会实施、民间组织推动、群团组织协同、驻区单位参加的工作运行机制。普遍建立了社区党委(党总支),依法选举产生了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云门山街道海岱苑社区积极探究实践党建加服务,和谐落实处党建工作新机制,推行一整合、三平台、一服务社区党建新模式。对社区基层党组织进行整合,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构建了社区党委、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四位一体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二)制度建设逐步法律规范。各社区不断探究、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是社区工作法律规范化和制度化。初步建立了党支部工作职责、居委会工作职责、书记岗位职责、主任岗位职责、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建文明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居民会议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并将社区有关制度、办事流程等公布上墙。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社区职能职责,法律规范了社区工作行为。(四)社区共建初步形成。随着社区作用的显现,各部门对社区工作逐渐重视,司法、公安、民政、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城管、文体、科普等部门逐渐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