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探讨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探讨[摘要]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建立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之前,应对安全投入进行重新定义,并按照投入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安全工程项目投入、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应急救援投入、安全宣传教育投入、日常安全管理投入、保险投入和事故投入7大部分。根据安全投入的分类对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与安全投入内容相对应,分成7个方面,由34个指标构成,不仅对每一个指标进行了清晰定义,而且给出了计量单位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关键词]安全;安全生产;安全投入;统计指标probeinto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chenwan-jin,prof.liusu-xia(schoolofbiologicalamenvironment,jiangsuuniversity)yangtao(jiangsuprovincial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atract: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ductionsafety.priortotheestablishmentofsystem,thesafetyinvestmentisre-definedfirst.accordingtodifferentfunctioofthesafetyinvestment,itisfurthercategorizedintosevencategories,i.e.safetyengineeringinvestment,laborprotectionandoccupationalhealthinvestment,emergencyrescueinvestment,safetyeducationandtraininginvestment,routinesafetymanagementinvestment,iuranceinvestmentandaccidentinvestment.accordingtodifferentcategoriesofsafetyinvestment,thestructureofthestatisticalindexsystemofsafetyinvestmentisre-designed,andeachindexcorreondstoitsowncontent.thenewsystemiscomposedof7categoriesandalltogether34indexes.each第1页共8页indexiswelldefined,anditsmetrologicalunitandcalculationmethodarealsoprovided.keywords:safetyproductionsafetysafetyinvestmentstatisticalindex1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安全健康有保障、对生命价值、生命质量高度重视的“安全小康”的社会。在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一条被称作是“事故法则”的“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任何的严重事故都不是偶然的,做到先期的预防投入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经济关系为5:1。所以,事前投入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企业不可能进行无止境的投入,毕竟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用于消除和控制事故的资源更是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安全投入方案的优化以及合理安全投入方向的确定等,就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在搜集安全投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分析,全面、系统、多方位地对安全投入的投向、投入力度、合理性等进行研究分析,以真实地反映安全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安全投入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安全投入。2构建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安全投入统计指标是反映安全投入状况数量特征的概念,包括指标名称、计量方法和计量单位3个要素。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就是按照安全投入统计内在的客观联系,把从各方面反映安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探讨第2页全投入的指标有机的组合起来,表现为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关系,能全面深入地分析安全投入的现状及其规律。第2页共8页因此,在建立时,除了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目的性和可比性这些基本原则外,还应恪守安全生产管理决策、实用性、需要与可能性、各指标之间衔接与配套等几条原则。2.1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决策需要的原则2.1.1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的需要在国家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