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普文的概念科普文是用深化浅出的方式介绍、传播、推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它重在讨论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及其进展规律,介绍科技上的新动向、新方法、新成果的一种文体。科普文主要包括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两类。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科学小品文则多用文艺笔调将科学内容、对象等人格化,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法给予无生命意义的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知识、现象、原理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在生动、有趣地讲科学道理的同时,使读者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得到艺术上的享受。二、科普文的特征1. 科学性 科普文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科学思想的重任,所以应保证其科学性。无论是阐明科学原理,还是介绍或推广某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旨在揭示事物进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科普论文提供的材料都应是准确无误的事实材料,而且这些事实应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2. 思想性 科普文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以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和思想素养。3. 通俗性 这是指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深化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和表现科学内容,使之生动具体。整个科普文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纳形象思维、运用文艺形式来表达科学,使之以情动人的过程。4. 逻辑性 科普文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概念、推断、推理,在不断地说明、叙述、论证中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结论。因此,逻辑思维是科普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三、科普文的写作技巧科普文借用文艺性散文的风格,有时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给予物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有时采纳故事式,用第三人称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这些就是我们阅读时应该关注的内容。■“”一、动物也 好学“”两份不同的动物觅食讨论显示,虎鲸和黑猩猩都会把自家的 传统 传授给家族的其他成员。这一结果作为新的证据表明动物界中普遍存在学习行为。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海产养殖场对虎鲸进行了一项讨论。一条很有独创精神的雄虎鲸发明了一种捕食海鸥的新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传授给了同在养殖场的伙伴们。这条 4 岁的虎鲸把胃里没有消化的鱼吐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