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自然途径。童画创作即是孩子通过绘画显现自我,而 显现 本身即建构。儿童在观察和探究周围世界时,总是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物体本身,用一种十分感性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世界。当孩子把自我最好的品质投射在作品里,即是“”通过对这个 我 的认同而获得自我肯定。因此童画创作是孩子将个体私密性存在转化为绘画形式,变成可见、可观、可触的真实存在,使那些原本缺乏意向和意义性的瞬间转化为价值。由于儿童与周围事物间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促使他们用童画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这就是童画创作具有光照精神和心理理疗作用的基础性原因。一、推己及人,寻觅自我与自信1.“”确立独一无二的 我发现自己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几个月大的婴儿会意识到自己小手的存在,会不时地伸握自己的小手凝视着,像总也看不够似的。其实,孩子也在循环往复的沉思与发现中,清“”楚、理性、真实地抚触自己,确立并完善 我 这个独特的坐标。这个过程是整合制造的过程,有着难以替代的成就感和自疗效用。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事物,一百个孩子也会有一百种绘画语言,这也应是区别于每一个孩子的鲜亮标志。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小学老师达琳在中国进行教学沟通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就出了一个 欢乐的节日 的主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特别友好,认为她是美国人,就把 欢乐的节日 画成具有浓郁西方情结的圣诞节。可是她又感觉不对:为什么所有学生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原来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遮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 欢乐的节日 这个主题。令她更惊诧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遮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四目相视着……就是无从下笔。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是的,这群小 绘画天才 不知道如何制造童画。例子虽小,却非常有普遍性,指出了儿童制造普遍存在的痼疾。例子里的孩子们独特的自我已被教得消逝殆尽。这也是美术老师应该思考的。按下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的独特印记,这就是儿童对世界的一种实在的把握,彰显对这个世界秘密具有穿透和揭示能力的自信。2.探寻养生慧地的纯美原乡童画是儿童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丰富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