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进展规律及启示(2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人的身心进展规律1、人的身心进展的顺序性 是指人的身心进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进展过程,这要求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进展的阶段性 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决定了老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3、人的身心进展的不平衡性 是指人的身心进展不是一个匀速进展前进的过程,比如,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培育的关键期,那么老师在这个阶段就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4、人的身心进展的互补性 是指人的身心进展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偿的,比如,学生在某方面有缺陷,他可能通过其他方面来补偿,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树立信心,充分信任每位学生,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发现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自我进展的信心。 5、人的身心进展的个别差异性 是指人的身心进展存在着进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因材施教,是每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展。 二,关于学生身心进展规律的讨论给我们的启示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进展,不顾学生特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新的数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把人的进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的进展为目的。 心理学的讨论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制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中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进展。根据学生身心进展的规律,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要充分适应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因此,数学课程内容应该选取那些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生活、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学生一旦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的讨论表明,学生的进展总体上具有阶段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在课程种应充分考虑儿童心理进展的水平,一次抽象完成不了的课题,可以通过反复出现,多次抽象来完成。教材中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像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中则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像的认识支柱。第三,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究者、讨论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发生了争论时,才会产生要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