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园供天的祭品“印度有一个地方,可以把惊叹、神往和费解集于一身,这就是卡久拉霍!”这是去过那里的人对它的评价。卡久拉霍原本安排在行程的第 16 天,恰逢那时我要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便和印度使馆帮助我们安排行程的老师商量,可否不去?“不去太可惜了,那是个著名的性爱神庙群落,她是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她建筑雕刻艺术的壮观,可是举世无双!”老师遗憾地说。而后有幸,因要避开周一博物馆的闭馆日,线路重新安排,卡久拉霍之行排在了行程的第 4 天。2024 年 4 月 25 日,我终于领略了古印度 9 世纪雕塑造像艺术的壮美风采。清晨 7 点我们就到了卡久拉霍,雨后阳光初露,在晨曦的映照下神庙群在碧绿的草地上闪耀着金色的光——神庙、太阳、水和大地,它们和谐地融润在一起,组合成绝美的人间圣境。真是难以想象,今日风光悠然恬静、人烟稀少的卡久拉霍,在 9 到 13世纪之间曾经是个繁盛的王国。它在方圆 10 公里内修建了 85 座壮观又精致的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庙。现残存的 22 座庙群被高大的树丛掩映其中,已近千年。重见天日是在 1839 年,一位英国军官在此打猎时发现了丛林中的秘密,卡久拉霍才终于为世人瞩目。这里的神庙群,因有大量男女交欢香艳情景的雕塑,吸引了大批游人的眼球,其描绘之大胆,场面之浩大,可以说天下无双。神庙因其独一无二的造像艺术在 198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天,我们是神庙的第一批客人,当晨曦引领我们走到第一座神庙前,一位正在扫地的赤脚印度老人,热情地过来为我们指点,告诉我们哪个角度能拍摄到最佳的神庙照片,哪个地方有独具特色的雕刻,主动帮我们背着摄影用的三脚架。后来,他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临时导游。他告诉我们,今年已经 70 岁,终生未婚,是印度教的忠实教徒。但老人带我们走到那座最壮观的神庙塔前时,却硬是不让我们进内。他讲着蹩脚的英语,执意地指着塔前的左角,意思是要我们先去那里看看……噢,真是令人震惊!那是一座很不显眼残旧的石雕群座,形式极为简单。仅由 5 个半圆球形的暗灰色石头组成,加地座也不足 60 公分高,但上面却涂着厚厚的金粉!——这是被敬奉和供养的最高标志。(仿佛整个卡久拉霍神庙群,它是唯一被涂金粉敬奉之处。)老人比划着告诉我们:“中央那个大的半圆球形,代表太阳,周围四个半圆形,分别代表月亮、艺术、水及土地。这是我们印度最早的图腾”。这里意指的“艺术”代表人类。这简单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