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庙的经典传说故事与由来西岳华山脚下,有座百丈层楼隐深树,飞檐欲摩苍穹的古建筑群,它就是历代帝王祭谒华山的西岳庙。提起西岳庙,当地群众都用先有海甘寺,后有雪映宫这两句概括的说法,传述着这座形似北京故宫的建筑往事。据记载,远在西周时,这里就是天子巡狩和祭祀山川的垣址。而大兴土木,则始于汉武帝。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了。相传,当时建筑西岳庙的监造使,接到武帝的圣旨后,出了一道招收人材的榜文。应召而来的有木匠、瓦匠、石匠、画师等,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位须眉皆白的老人,人们不知他姓啥叫啥,只知他姓鲁,所以,都称他鲁老师傅。修建的人有了,在哪块地上修建呢大伙都没有个成熟的意见。时值炎夏,一天,忽然起了一阵狂风。狂风过后,从华山上涌来了团团阴云。不一会儿,纷纷扬扬的雪片就飘起来了。大约下了有半个时辰,风停了,云散了,地面上白皑皑盖了一层雪。雪地里,只见一只兔子跑来跑去。跑了一阵后,兔子不见了。人们走过去一看,兔子跑出的痕迹,竟是一幅线条清楚、美观大方的建筑图!于是,大家就把它记了下来。这就是西岳庙兴建图的来历。图样有了,雪也融化了,地面上又出现一块黑黝黝的大石头。地基工程开始后,大家先去搬那块阻碍工程的石头,谁知越刨越大。鲁老头一看,说:何不舍远求近,就地开凿工程用的石头呢大家一听,心里豁然开朗,都说有理。于是,就按需要凿起来。石方凿够了,那块大石头也没了。石方有了,还得有大量的木材。可是,附近的山上,都是一些不合格的对节松,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木材呢大家被难住了。就在人们焦虑的日子里,听到西方天空传来了叮、叮、叮的伐木声和树倒下去的声音。人们还清楚地听到有人在问:够了没有够了没有一天,这种重复的声音,又在问了。鲁老头煞有其事地回答了一声:能够了!奇怪,从此,天空里的一切声音,都听不见了。不久的一天,狂风大作,浓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劈头盖脑地浇了下来。大雨过后,滚滚的浪头自西而来,卷来了大量的桧松等木材。大者数围,小者不盈半尺。那汹涌的浪头,到阴晋城西北角下,不见了。可是,一批大大小小的木材,横七竖八地堆满一地。木材堆垒的那个地方,就叫平洛。旁边那个村子就叫平洛村。相传,在平洛城外,有个海眼,它和东海相通。当年的洪水,就是从那个海眼里流到东海去了。大小圆木,堆满一地,人们看到都很惊奇,也很喜爱!有的人就暗暗地搬去几根,想以它作点别的修造。可是,每根木头的两端都有个岳字,把木头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