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指南(图解)(征求意见稿)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一章总则....................................01第二章术语....................................06第三章总体格局............................09第四章农房改造............................17第五章道路整治............................33第六章垃圾处理............................48第七章生活给水............................57第八章排水治污............................69第九章生态绿化............................79第十章风貌整治............................94第十一章空心村整治.......................106第十二章安全防灾............................112第十三章传统保护............................120第十四章长效管理............................126目录第一章总则1.编制目的2.适用范围3.整治目标4.整治原则1.编制目的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的发展战略,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目标,在保持村庄原有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治理空心村”的要求,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打造村容整洁、设施完善、生活幸福、生产方便的美丽宜居乡村,特制定《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指南(图解)》(征求意见稿),现下发各地并提出宝贵意见。2.基本情况与适用范围2013年底,全省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共有1698个乡镇,43579个行政村,近20万个自然村,其中,历史文化名村24个,传统村落320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个。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全省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村庄整治。3.整治目标改善居住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完善配套设施营造村庄特色4.整治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农民主体、方便生产科学规划、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突出特色第二章术语行政村在乡镇政府以下建立的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行政单元。自然村(村庄)自然形态的居民聚落,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中心村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边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基层村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特色村村庄形态、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农民住宅、乡村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村庄,如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历史文化名村等。空心村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上的空心化;同时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的不合理,导致了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化。村庄整治对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的整顿和治理。公共厕所供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户厕供农村家庭成员使用的厕所,由厕屋、便器、贮粪池组成。垃圾分类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分类投放。堆肥在有氧和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进行生物分解,形成有机肥。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微生物失去传染性,控制疾病传播的过程。生活垃圾处理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包括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清扫、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及相关管理活动。垃圾焚烧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可燃成分充分氧化,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无害化处理将废物内的生物性或者化学性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和安全处理。资源化处理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人工湿地人工修建的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类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与生长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和水中溶解氧进行充分接触而获得净化。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构筑物,内置填料做载体,污水由上往下喷淋过程中与载体上的微生物及自下向上流动的空气充分接触,获得净化。坑塘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储水洼地,包括养殖、种植塘等。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