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养生专家能杜绝“张悟本吗养生类书籍泛滥,养生讲座频频出现,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社区、商场里面,各类健康讲座层出不穷。其运作模式一般都是先在媒体发布免费讲座的广告,或者在社区发传单,吸引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前来听课。在这些讲座中,最热门的内容大都和防癌、治癌、中药使用有关。经过所谓的名医一番讲演之后,最后不是推销药品、保健品就是医疗器械等产品。结果不仅误导患者而且贻误病情,真正能起到效果的却很少。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电视媒体上,养生类节目也越来越火爆,某知名电视台节目编导宋小姐告诉记者,在制作养生类节目时,为了追求节目效果,通常编导都会要求来访专家将药物和治疗方法说到有近 100%的效果。因为扩大的疗效才更易被人接受、参考、效仿,从而引起社会反响。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份调查显示,养生保健电视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各类电视节目的前三位。除了央视外,全国多个省市的卫星频道中,开办养生保健节目的有 20 多个。一些电视台,养生医疗主题类节目占比约八成,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组也更同意捧红一些养生、医疗明星,扩大其影响力,聚拢固定的收视人群。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讨论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养生专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其学历背景是学中医的,这部分人就是所谓“科班”出身的,他们拥有医师证书,具备行医资格,并在正规的医学院校工作;第二类是学了中医,也是“科班”出身的,但是可能种种原因,造成他们无法在临床上给病人看病,没有医师证书,不能行医,但是这些人毕竟还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给老百姓谈谈养生保健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然而,目前从事养生行业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历普遍较低,缺乏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也自称是养生专家。这些人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也没有学过专业的中医知识,他们有的声称自己有一技之长,如按摩、刮痧等,其手法主要是通过“师傅”传授,再通过服务客人累积经验;有的声称自己研发的产品是祖传的,有病的治病,没病的健身,或者研发的某某针法可以治疗某某疾病,但这些都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也没有经过正规的考核。目前养生市场的混乱主要是因为有利可图,于是很多不是搞这一行的,都开始利用养生保健来赚钱,谋取私利,钻空子。例如,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其最高学历是台湾健行工业专科学校(现已改名为清云科技大学)电机科中专生。当其博士学历遭质疑时,林光常辩驳称:“我从美国环球大学函授远程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