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铁匠村里制锡人

铁匠村里制锡人_第1页
1/2
铁匠村里制锡人_第2页
2/2
铁匠村里制锡人张铁匠村位于商河县沙河镇,小小的村庄里只有 40 户 144 口人,自古因打铁得名,曾经是远近文明、红火一时的铁匠之乡,号称家家都有打铁郎。民国时期,该村 40 户村民中就有 30 户以打铁谋生。手艺代代相传,张铁匠村自然不乏铁匠好手,“张铁匠月牙镰”可连割百亩谷禾不卷刃,麦秋两季畅销不衰。但是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历史,村里的青壮年力大部格外出打工,乡间再也不闻“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张丰征是现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制锡手艺人,是第六代传人。即便如此,老张也曾经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放下过手里的打锡工具,原因就是锡制品没人有要了,他也只能另奔他乡靠为别人加工首饰谋生。如今“工匠精神”逐渐回归,2024 年,村里更是提出挖掘传统锡铁器手造优势的思路,张丰征才又重新拿起工具开始手工打制锡酒具、茶具。提起锡器打造,张丰征滔滔不绝,他自 8、9 岁就跟着父亲学习打锡,从最初帮助父亲烧火、熬锡开始,直到 3 年后出徒自己独立制作锡器,“那时候一件锡壶能卖 10 块钱呢”。因为有残疾,张丰征没有成家,过继的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老张也想另找一个继承自己手艺的传人,可是因为锡制品全部手工打造,打一千把壶就会有一千个样,技术难且费工费时,不少前来学习的人没过多长时间都打了退堂鼓,最短的不到一周就不辞而别了。现在跟着张丰征学习制锡的张建军是本村的乡亲,也是跟着老张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张丰征打锡器采纳的原材料为纯度 99.9%的个旧云锡,不添加任何合金成分,以保持纯锡绿色金属特性不被破坏。经过熔化、压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錾花、雕刻、嵌铜装饰等十几道工序后,一把精细优美的锡器呈现在人们面前。“制作一把锡酒壶最少需要三天时间,需要 2 斤左右的锡料,一年下来我能打制 100 多个,除了外事礼品和个人前来订制,大部分都在网上交易了,去年一年就賣了 18 万呢”,老张的脸上满是自豪。现在,张丰征已是商河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眼下正在申请市级非遗传承,或许正是因为有像老张这样的手艺人的坚持和存在,我们才有可能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去真实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世袭匠人的劳作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铁匠村里制锡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