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概述1964年IBM公司花费50亿美金开发出了IBMSYSTEM/360大型机,开始了大型机的历史。大型机通常采用集中式体系架构,这种架构的优势之一是其出色的I/O处理能力,因而最适合处理大规模事务数据。与PC生态系统比较,大型机拥有专用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但是要用IBM的大型机就需要使用IBM专用的应用、专用操作系统、专用硬件,是闭源的,存在技术壁垒。军工、政府才会用到。PC生态从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经历了多次革新。每一次革新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发展。支撑整个PC生态系统快速革新的三个因素是:HardwareSubstrate,硬件底层化。PC工业已经找到了一个简单、通用的硬件底层,x86指令集;可以做到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通用化,通过开放接口openinterface从而支持上层的应用(除了MacOS可能差一些)Software-definition,软件定义。上层应用程序和下层基础软件(OS,虚拟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创新;Open-source,开源。Linux的蓬勃发展已经验证了开源文化和市集模式发展思路的正确性。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可以快速制定标准,加速创新。这样就可以不用被技术绑架了,可以自由使用能够支持的硬件,安装适配的软件,再加上开源的操作系统(Linux)等,快速革新。通过分层、开放的生态架构促进计算产业发展基于通用硬件和服务器、存储、PC等等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上层基于虚拟化的相关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得以发展,最终这些充足的资源可以以云资源的方式进行服务提供。网络产业是否也是可以呢,这就是SDN的思路来源。原先的网络,你用了哪个厂商的,实际是只是应用,并不能获取其源代码,虽然都是遵循TCP/IP参考模型,但是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壁垒(特性壁垒、命令差异壁垒、兼容性壁垒等)形成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用户推崇去厂商化的概念,一切都是开放的,否则成本很高。经典IP网络分布式网络控制平面(RIB)决策层控制平面完成系统的协议处理、业务处理、路由运算、转发控制、业务调度、流量统计、系统安全等功能。交换机的控制平面用于控制和管理所有网络协议的运行。控制平面提供了数据平面数据处理转发前所必须的各种网络信息和转发查询表项。转发平面(FIB)实施层转发平面提供高速无阻塞数据通道,实现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业务交换功能。交换机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转发交换机各不同端口上各种类型的数据。L2/L3/ACL/QoS/组播/安全防护等各种具体的数据处理转发过程,都属于交换机转发平面的任务范畴。交换机管理平面工程师进行设备操作的界面管理平面完成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环境监控、日志和告警信息处理、系统加载、系统升级等功能。交换机的管理平面是提供给网络管理人员使用TELNET、WEB、SSH、SNMP方式来管理设备,并支持、理解和执行管理人员对于网络设备各种网络协议的设置命令。管理平面必须预先设置好控制平面中各种协议的相关参数,并支持在必要时刻对控制平面的运行进行干预。优势就是由于不同大多数都是由这三个平面组成,因此设备和设备之间是相对独立拥有自主控制和决策意识的,所以设备之间是平行平等的,通过协议就能交互,才会出现了不同厂商的设备都遵循TCP/IP的标准化协议,最后完成通信。厂商之间兼容性好故障情况下,通过协议能够自动收敛问题易拥塞基于带宽固定选路的问题和解决和解决思路问题:经典的组网,不会根据实际的带宽进行自动调整,特别耿直思路:格局打开,站在上帝视角去看整张拓扑基于固定顺序建立隧道的问题,流量工程TE问题:H-E之间的带宽不足(可能被A-E位于H-E段的隧道占用了大量带宽,特别是碰到需要预留带宽的),导致了C-H的隧道无法建立思路:格局打开,站在上帝视角去看整张拓扑网络技术太复杂协议多、命令多、友商多网络故障定位、诊断困难只有故障才会去解决,无法做到实时发现或者预警。一个故障平均从定位到解决要76min部署速度太慢SDN起源SDN核心理念:转控分离、集中控制、开放可编程接口Openflow控制器(OF控制器)负责思考(路径计算、协议交互等),然后将具体的执行行为通过一种协议,例如openflow协议通知底层支持openflow的交换机去执行。Q:如果OF控制器的问题,怎么办?A:单点故障---->集群和云化OpenflowS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