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终端电缆头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_高压电缆头近几年,随着莱钢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暴露日益明显和突出。通过对莱钢自 2024 年以来所发生的 171 例典型电力停电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发现因终端电缆头着火、电缆头爆炸等局部异常因素而带来的电力停电事故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为了确保电缆头的运行可靠性,从电缆头附件的选型和应用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电气投资力度,冷缩电缆头技术在莱钢各生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从电缆头附件自身的选型和使用质量方面得到了有效地保证,但实际生产中因电缆头局部故障而引发的电气停电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消除,不同程度地仍然持续威胁着莱钢各生产系统的安全生产。1 高压终端电缆头的故障原因分析与电缆本体相比,电缆终端是薄弱环节,约占电缆线路故障率的95%。由于电缆头制作、接线施工工艺存在多个中间导体连接环节,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温升加快,发热大于散热促使接头的氧化膜加厚、连接松动或开焊,进而接触电阻更大,温升更快。如此恶性循环,致使接头的绝缘层破坏,形成相间短路、对地击穿放电或着火,最终引发电缆头着火烧毁或爆炸事故等。通过对莱钢生产系统中近几年发生的实际电缆头运行故障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连接点接触电阻增大、接头发热是最终造成电缆头故障的主要诱因。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1 电缆头制作过程中连接工艺不良1.1.1 连接金具接触面处理不好。无论是接线端子或连接管,由于生产或保管的条件影响,管体内壁常有杂质、毛刺和氧化层存在,这些不为人们重视的缺陷,对导体连接质量和绝缘带的缠绕质量等有着重要影响。不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就会造成连接处达不到规定的电气和机械强度,甚至使绝缘带被扎伤。实际运行证明,当压接金具与导线的接触表面愈清洁、抗金属氧化措施愈到位,在接头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氧化膜就愈薄,接触电阻 Rt 就愈小,连接点部位的电气和机械强度性能就越好。1.1.2 导体损伤。由于电缆的绝缘层强度具有较大的剥切困难,环切时施工人员用电工刀环剥,有时用钢锯环切深痕,因掌握不好剥切度而使导线损伤,在线芯弯曲、压接蠕动时,会造成受伤处导体损伤加剧或断裂,压接完毕不易被发现,造成受损伤的电缆线芯在运行中因截面减小而引起发热严重。1.1.3 导体连接时线芯不到位。导体连接时绝缘剥切长度要求压接金具孔深加 5mm,但因零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