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社会消防安全体系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保持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那么,在当前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如何通过加强“三基”建设,筑牢消防安全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一大课题。一、当前社会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以来,在抓社会消防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社会现状和进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第一个是整体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口头上重视,工作上没有真正抓落实,造成消防部门“孤军作战”。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群众参加消防工作的热情不高,积极性、兴趣不够,不愿或不主动配合群防群治工作,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二个是公安消防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不够。对基础工作抓得不扎实,对重点单位、危化行业、公共聚集场所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留下火灾隐患。客观上公安消防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且警力严重缺乏,无法将更多的警力投入到社会消防安全防范上,从而形成了防不胜防的“软肋”。三是部分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有名无实,对火灾隐患排查不及时不到位,缺乏消防监督知识,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基础投入不够。人、财、物的投入不足,使得消防安全体系的构建缺乏后劲,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如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防护设施和装备的问题。二、加强动态环境下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消防安全体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根据“防范主体多元化、防范任务社会化、实行专业防范和社会防范契合互补”的工作思路,通过固本强基,平稳推动,实现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单一性向互动性,由松散型向系统型的转变。(一)实行上下联动,为构建消防安全体系提供支撑平台。公安消防部门要始终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消防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力配合。第一个是要力争领导重视。把深化消防安全系建设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工程,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以消防部门为主体,各单位积极参加配合”的大格局,真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协作联动机制、目标考核机制、严格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