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年来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机制、学习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学说。由于学习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学习活动中发生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变化过程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100 多年来,人们便从各自的学派观点立场出发,阐述对学习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自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学习理论因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的多样性,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综合的、能被所有学者都认同的学习理论。但已有的研究都是在探讨关于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且始终影响着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迁移等问题,成为教育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正如《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自 20 世纪初第一个学习理论提出到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联结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果要对应到本书所倡导的教学罗盘模式中,其实象限的“讨论”对应的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象限的“讲授”对应的是认知主义,象限的“练习”对应的是行为主义,象限的是一个大整合,这一象限要表现的实质内容远比“点评”更丰富——它是把前面的三个象限所对应的各个学习理论做一个大整合。简言之,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即学习的结果到底使学习者形成了什么,或者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是简单的一条一条经验的积累还是整体的经验结构?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即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即学习过程受到哪些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学习的本质学习是由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所导致的行为、能力或心理的持久变化。学习是发生在每一个人的大脑当中的——以每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