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VIP免费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1页
1/6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2页
2/6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3页
3/6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点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变质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各种地表形态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学考测试】(新疆201307)1.下列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为()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青海201301)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该地区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知识点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实例生长边界海岭、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岛弧、海沟、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大平洋西部岛弧(菲律宾群岛);安第斯山脉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3)板块运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形成山脉、海沟、岛屿等;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彼此分离,形成裂谷或海洋。3.六大板块示意图【学考测试】(湖南2010)1.下图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年2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读图,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美洲美板美块。南极洲板块AA.美洲板块B.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D.印度洋板块(湖南2011)2.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O级地震。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的交界处()A.印度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江苏2013)3.2012年12月14日美国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图8为该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该海域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海啸多发区域D.大陆架区域【高考测试】(1998上海地理)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双选)A.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2003上海地理)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A.非洲、欧洲B.亚洲、北美洲C.非洲、南美洲D.北美洲、南美洲(2009上海地理)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3.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4.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知识点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岩层形态侵蚀前侵蚀后生产意义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物质疏松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储油构造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水构造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华山、峨眉山、庐山、泰山为地垒;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为地堑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或加固【学考测试】(湖南2011)1.下图为热带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地层向上隆起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浙江2013)图1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2的演示。读图完成2~3题。图1图22.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A.地堑B.地垒C.断层D.褶皱3.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青海201301)4.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水库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向斜顶部岩层容易被侵蚀B.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C.岩层长期受风力侵蚀作用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兰州2012)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乙5.甲处地质构造为()A.向斜B.断层C.背斜D.地堑6.甲处山地成因是()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上弯曲B.向斜处岩石坚硬不易侵蚀C.流水堆积形成D.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