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旅游戏曲、剧作名篇导读第一节旅游戏曲导读一、旅游戏曲的概念旅游戏曲是宋元以后旅游文学中常见的体裁,它以散曲、元杂剧、传奇等体式来描写山水胜景,刻画历史遗迹,表达旅游者在旅游中的审美愉悦、历史感悟以及精神享受,并进一步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怀和艺术境界。戏曲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传统诗词中常见的吟诵,也有底层人民的生活感受,雅俗共存,内容丰富。其中既有以豪迈激越的笔调抒写山川江河的雄伟壮丽和以明快简洁的笔触描绘林溪村舍秀美怡人的篇章,也有以细致灵动的笔触描绘城市都会的风情画卷。二、旅游散曲的主要作品旅游散曲有的记叙游踪,细致详尽;有的描摹景物,形象鲜明;有的借景抒情,颇多感慨;有的登临怀古,充满感悟。关汉卿是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拓展了散曲中的旅游题材。【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曲,描写了杭州都市繁华与秀丽的景色。马致远的散曲声誉极高,其山水游历之作,大多寓情于景,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他还有一组写景散曲【双调•寿阳曲】八首,分别吟咏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八种胜景,以疏笔勾勒为主,寥寥几笔,神韵毕现,极富诗情画意,是散曲中写山水景物的佳作。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游历怀古的佳作,这首散曲既写出了潼关的险峻,重峦叠嶂,气势恢宏,又深寓世事兴衰变幻无常之感,揭示出封建王朝兴亡盛衰的本质,令人警醒。张可久和乔吉是元代后期的散曲名家,张可久的著名套曲【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可以说是一篇散曲游记,写作者西湖游赏,花月诗酒,直至二更才欣然回归。全篇写景优美,尤其是首曲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描摹湖光山色,勾勒西湖晚景,尤为出色。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总是挥之不去,所以他向往归隐,希望以隐逸生活的闲适洒脱来抚慰现实中的失意与痛苦。乔吉旅游散曲中也有抒怀遣兴、咏物写景的上乘之作。如【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通篇用生动的比喻、奇丽诡谲的语言淋漓酣畅地描绘出瀑布壮丽变幻的景象和雄起磅礴的气势,想象奇妙,意境超凡。元代以后,散曲逐渐衰微,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三、旅游戏曲导读【例文一】闲对着绿树青山(1)元·王实甫[越调斗鹌鹑]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2)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3)。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紫花儿序]也不学刘伶(4)荷锸,也不学屈子(5)投江,且做个范蠡(6)归湖。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7)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8)。[小桃红]水声山色两模糊,闲看云来去。则我怨结愁肠对谁诉?自踌躇,想这场烦恼都也由咱取(9)。感今怀古,旧荣新辱,都装入酒葫芦(10)。【作者简介】王实甫(1234-1294),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两种,各传有曲文一折。【注释】(1)闲对着绿树青山:这是元代杂剧《丽春堂》第三折乐善所唱的三支曲子。《丽春堂》,全名《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作者王实甫。(2)潜入:此处意味退隐。(3)龙潭虎窟:指朝廷争权夺势的是非之地。(4)刘伶:魏晋间名士,字伯伦,以诗文和善饮而闻名于世。(5)屈子:即屈原。(6)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功成后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7)棹:船桨,此处作动词,意指用桨划过去。(8)胡必归欤:为什么一定要归去。(9)由咱取:由自己造成的。(10)都装入酒葫芦:意指酒醉后万事皆休。【赏析】王实甫的《丽春堂》讲的是金世宗大定年间丞相完颜乐善的故事。这三支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