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_第1页
1/8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_第2页
2/8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_第3页
3/8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 关于刻不容缓的成语故事 【成语】: 刻不容缓 【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解释】: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成语故事】 铜壶滴漏忆昔时 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 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先于世界其他民族、闪耀民族智慧之光的计时器--铜壶滴漏。 人们以铜铸一壶,壶底有一细孔,壶内坚一支刻有度数标号的箭形浮标,注水后,水由孔中慢慢漏出而逐渐减少,浮在水中的漏箭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箭杆上落在壶沿口的刻度,便可知道时间。这种较圭表先进和准确的计时器称为“漏壶”又叫“漏刻”、“铜漏”等等。 只有一个贮水壶的叫单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贮水壶的叫复壶。目前存世最早的单壶是西汉初年(约公元前 100 年)制造的。单壶因水滴速度受水压变化而不能均匀,故计时精确度不高,每天大约误差 15分钟。东汉以后开始使用复壶。典型的复壶有四个贮水壶,自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方形壶为播水壶,壶底均有孔,最上面的壶注水后,水即依次滴入各壶,最底层的是园形受水壶,壶内有浮标,叫“箭舟”,舟上坚着一枝漏箭,上有表示时间的刻度。随着水位渐高,水涨舟浮,漏箭随着上升,壶沿口处有一铜铸的小人手臂向前伸出,伸出手指靠近漏箭,小铜人手指的刻度即当时的时间。陆游有诗咏道:“夜润重笼香,灯残漏箭长。”(《晨起》) 应用漏壶测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夏官》就已经谈到设官来管理漏刻。铜壶设计。制作要求很严格。元代延礦年间(1314-1320 年)制作的四壶一组的漏壶,通高米,由日、月、星、受水壶四壶组成每壶都有盖,放在阶梯式的座架上。日壶高厘米,月壶高厘米,星壶高 56 厘米,受水壶高厘米,水从日壶中依次下滴,进入受水壶。壶中水位上升,木箭(标尺)随之上升,观其刻度,即知时间。测时精确度竟达到一昼夜不超过一分钟。这真是古老文明的杰作,中华民族的自豪!原置广州城拱北楼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掌握了精确的时间,保证了各项科学技术的进展进步,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明清以后,我国开始有了钟表铜壶滴漏逐渐废弃不用了,但它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仍然随处可感觉到它的存在。 古人为了计时精确,把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来表示。每一个等分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二个小时。现在的零点相当于子时,两点相当为丑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成语大全刻不容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