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产业分类监管、防止重复建设的基本思路 内容摘要:针对自然垄断性产业、资源性产业和非资源性竞争产业的特点,分别提出了监管思路和政策建议。自然垄断性产业监管的重点是逐步打破垄断、培育适度有效的竞争、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资源性行业监管重点是完善规制制度,强调执法能力以及协调处理宏观调控和规制的关系。非资源性竞争产业的监管重点是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执法及政府信息指导和服务职能。关键词:产业 重复建设 分类监管 一、对自然垄断性产业领域监管的基本思路 对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国际经验与进展趋势 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自然垄断行业在进展的一定阶段也会出现重复建设。主要表现是:在行业进展初期,诸多企业自由竞争,会出现一定的重复建设现象。例如,从 1865 年开始,美国铁路运输业进展步入“黄金时代”,众多的铁路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有时甚至在两个城市间修建两条或者更多的铁路。在过度竞争状态下,铁路公司之间常常开展恶性价格战。另外,在投资回报率价格规制下,垄断性企业会产生一种尽可能扩大资本基数的刺激,以保证在既定的投资回报率下,获得较多的绝对利润。这种过度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重复建设,它导致了产能的过剩。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力企业宁愿自己新建电厂和电网,也不愿向别的企业购买电力。在经济规制下,这种现象无法避开。还有一种情况,即在放松经济规制、引入市场竞争后,新进入企业和行业内原有企业将扩大投资规模,积极进行网络建设,从而产生了重复建设现象。例如,美国放松经济规制后,民航业曾一度出现 120多家航空公司竞争的局面。 针对重复建设中的问题,美国实行的解决措施:一是强化经济性规制。如 1887年颁布了州际商业法,并设立了“州际商业委员会”,开始对铁路进行经济规制,重点是使铁路运输价格“合理与公正”,抑制重复建设。二是促进并鼓舞行业内的适度竞争。如民航业通过竞争,初期进入者大多被收购或淘汰,使民航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可见,自然垄断行业也会产生过度重复建设,特别是易发生在行业进展初期以及规制放松的过程中。解决的方式是合理规制和促进竞争。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历程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逐渐放松了经济规制,积极推动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对行业的监管制度,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进展,而且改革步伐仍在加快,逐步放松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