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收费制度现状与原因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进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并逐渐向法律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进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作为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不再被看作讨论的前提,而被当作讨论的主要对象。但在当前的审计实践中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文章通过剖析现阶段我国审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审计收费 政策建议 独立审计 一、我国审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审计收费缺乏收费标准且审计收费总体上偏低。在西方国家,公认的审计计费标准为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工作小时。一般而言,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都与审计工作小时密切相关,因此审计工作小时是比较合理的审计计费标准。但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审计计费标准,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有的按公司总资产计算收费,有的按营业收入计算收费,更多的则是通过与客户的讨价还价来计算收费。 我国审计市场的收费水平不仅无法与国外同行水平相比,而且无法与目前审计项目的工作量和所承担的风险相配比。低廉的审计收费难以支持注册会计师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很多都与审计证据不足有关。 2.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对执业质量的要求存在矛盾。由于审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执业要求的提高,使得事务所的执业成本上升,根据前物价部门所定的收费标准,事务所难以盈利,甚至会出现亏损情况。这不仅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合法利益,也不利于培育和进展注册会计师这一新兴的中介行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强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大幅度降低资费的同时,又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多,大幅度增加了事务所的执业成本。政府干预事务所业务收费的后果必定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秩序混乱,行业进展受阻。这些规定的出台,一方面使得事务所无所适从,事务所在执业质量和审计收费的两难抉择中徘徊;另一方面对非国有企业,事务所仍然按正常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而对部分国有企业却可以降低收费,使得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支付的监督成本不一致,造成不公平竞争。 3.价格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价格竞争向来是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所惯常采纳的手段,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也不可避开地选择了这一方式。事务所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夸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