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党员 我心目中的*党员 我现在还不是*党员,但我渴望成为一名*党员。 为什么?因为*党员在我心中实在是太光荣、太崇高、太伟大。 光荣,她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她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她是宝贵生命的结晶。 1947 年 1 月 12 日,阎锡山的国民党匪军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概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眼见匪军在铡刀前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刘胡兰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壮烈牺牲。时年未满 15 周岁。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8 年 5 月 25 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所在的 6 连,遭到敌人隐藏的桥形暗堡机枪突然开火,部队伤亡严重,派去爆破的战友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狠火力,*再次请战,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到桥底。*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他的牺牲是那样的光荣。 崇高,她不仅仅是对山的形容:她是新中国建设者们泰山般的理想,她是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1959 年,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大庆油田的英雄代表,铁人王进喜同志第一次到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他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被没有汽油烧煤气的落后激怒了。他宣誓宁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他在豪迈的诗篇中写道: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是为了什么?为了泰山般崇高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同志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志,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他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这个贫农出身的*党员坚信,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他说,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