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顶岗实习是进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大多虚而不实,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意义。【关键词】顶岗实习教育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工作者,笔者认为中国大多职业院校往往存在如下主要问题: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或者陈旧过时。教育主管部门提倡职校应和企业联合办学,共育人才,但实际上是大多企业不愿多付出精力帮助学校培训学生和老师,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合同形式上。职院老师往往不是“双师型”老师,因此不能教授学生实践,往往照本宣科,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即使有些老师是从企业聘用过来的,但在学校执教几年后,其理论和实践又跟不上企业实际形势的进展。综上,中国的职业教育造成教学中所授与企业实践不相符,学生毕业后总觉在学校学习用处不大或者学而无用。那么,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学校没有很好的与企业相对接,没有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校在唱主角,企业很少配合。虽然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文件早就规定,职院学生在校进行两年多理论知识学习后应由学校派往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据我了解和调查,大多职院派去顶岗实习的仅是一部分,很多学生都找不到相应的实习岗位,学校也只有放任之,等一年后拿一个假顶岗实习合同来领取毕业证就行。那么,学校为什么找不到学生实习的岗位呢,其主要原因为:第一,中国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企业相对多,就业人数相对少,而中国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人数相对有限。第二,企业在培训学校学生时要花费人力、物力、精力,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企业不同意帮学校培训学生。第三,中国教育产业化,学校为了赚钱扩大招生规模,只急于把学生招进学校,至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抛掷一边。甚至近年媒体屡屡曝光社会上某些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机构和组织,采纳蒙骗的手段将学生招进来。第四,学生择业具有盲目性,家长和学生往往填报他们认为的热门专业,造成毕业时其专业毕业人数相对过多。当今我国职业院校如何进展?关键在于搞好校企合作办学。放眼世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全世界公认是最有成效的,很好地解决了校企联合办学这一问题。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这一教育制度,以便对我国职业教育有所借鉴,德国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