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因对护理服务不满意而引发的护患纠纷也上呈升趋势。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仅干扰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给患者的情绪和康复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本文对引起发患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如下。1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1.1 护士服务态度欠佳部分护士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对侍病人服务态度欠佳。表现为护士表情冷漠,说话语气生硬,病人提出疑问时态度冷淡、不耐烦或不予理会。尤其当患者病情向坏的方向进展或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对立情绪,护士服务态度欠佳或出言不慎即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能仔细巡察和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至于贻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和抢救时机而引发护患纠纷。部分护士不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不仔细执行“三查七对”,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而引发护患纠纷。护士业务素养差护士专业知识欠缺,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如多次静脉穿刺失败而态度又不谦虚,对一些治疗仪器设备性能不了解或操作不熟练,应用过程中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增加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护患沟通不到位护士对护患沟通重视不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临床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少,护士仅注重于完成各种护理操作而忽略患者的心理感受。如进行可能引起患者不适的护理操作时未对病人解释或解释不到位,造成病人或家属的不理解或误解。护士法制观念不强,护理文件书写不法律规范护士法制观念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如非抢救或紧急情况下滥用口头医嘱,事后医生未及时补记。护理记录书写不法律规范,如记录不及时,内容无连续性,随意涂改,发生的医疗行为与护理记录不相符,抢救过后未及时补记录等,当意外出现时,不法律规范的护理记录就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线或成为医疗纠纷的证据[1]。医疗费用问题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对医疗经济问题片面、负面的报道,加之医疗费用对部分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病人对医疗费用很敏感。假如医疗护理收费不法律规范,每日清单不能及时体现当日费用或及时发放,甚至多收费、重复收费,极易造成病人误解。当病人对医疗费用产生疑问而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