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0 引言巷道顶板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口。由于巷道冒顶而导致的死亡事故 80%以上发生在这些地点。分析巷道冒顶事故原因,实行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保证安全有序生产具备重大1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1 导致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着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假如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因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或虽然已支护,但支护失效或支撑力不足,就会冒落造成事故。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掘进巷道时顶板浮石的冒落,在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中掘进巷道时,顶板的冒落等,都属于前者。因放炮不慎崩倒附近支架而导致的冒顶,因接顶不严实而导致岩块砸坏支架的冒顶等,则属于后者。此外,前者也可能同时引起后者的发生,例如,掘进工作面无支护部分片帮冒顶推倒附近棚子导致更大范围的冒顶等。1.2 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a)合理布置巷道。矿井主要巷道服务年限长,断面大,应布置在围岩强度高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工作面上下顺槽尽量采纳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避开支承压力的影响,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叠的巷道。b)选择合理的巷道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c)掘进工作面要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 10m 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d)掘进巷道时,禁止随意加强棚子或锚杆间距,严禁随意修改支护参数及材料规格。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需要加强棚距和不设支护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e)严格锚杆锚索巷道的工程质量,保证锚杆锚索巷道的锚固力,严禁使用失效锚固剂和不合格的锚杆、锚索。f)加强锚杆锚索巷道的顶板岩性探测,依此信息不断修正支护参数,保证加强锚索的锚固端能够伸入到深部稳定岩层。g)巷道掘进通过老巷、地质破裂带及淋水地带时,应根据情况采纳前探支架、连锁棚子等专门措施进行支护,提高支架的支撑能力;棚子支护时应紧靠掘进工作面,并缩小棚距,在掘进工作面附近应采纳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锚杆支护时应实行“棚锚”联合支护的特别措施。h)严格要求巷道支护的规格质量,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不断进行检查和修理巷道,发现规格质量不合格或损坏的支架,应当及时进行更换以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保证通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