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在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43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年龄 29~53 岁,体重 48~74 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 21 例,治疗组 22 例,术中均常规监测生命体征、ECG、SpO2 以及术中患者牵拉反应情况,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HR、SpO2、ECG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方面,对比组优 11 例,良 6 例,差 4 例,优良率为 %;治疗组:优 19 例,良 3 例,差 0 例,优良率为 100 %;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组部分患者术中有内脏牵拉反应;治疗组患者术中未见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及痛苦反应,麻醉效果良好。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麻醉操作简单,易于开展,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关键词: 腰硬联合; 阴式子宫全切术; 麻醉 子宫全切手术时选用的麻醉方法已由单一硬膜外麻醉(EA)方式进展到现在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我科自 2025 年 2 月~2025年 4 月对需要子宫全切的 43 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共 43 例患者,均因子宫肌瘤行择期阴式子宫全切术,年龄 29~53 岁,平均岁,体重 48~74 kg,ASA Ⅰ~Ⅱ级,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肾、肝脏严重疾患。手术均由一组相同妇产科医生和麻醉师操作;所有患者无手术和腰麻、硬麻绝对禁忌症。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相似,统计学比较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采纳统计学方法随机将病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EA,对比组)21 例,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治疗组)22 例。所有患者常规术前用药,入室后常规监测 ECG、BP、HR、SPO2等并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mg,苯巴比妥钠。对比组于 L2~3 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头侧置管 cm,硬麻用药根据患者体质选用 1 %~ %利多卡因与 %盐酸左布比卡因混合液 13~20 ml.治疗组采纳一点穿刺法经 L2~3 间隙穿制,应用特制的联合穿刺针。当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 25G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管腔行蛛网膜下隙穿刺,当脑脊液流出后,注入所需“2∶1”(%布比卡因 2 ml+10%葡萄糖液1 ml)药液 2~ ml 于蛛网膜下隙,然后退出蛛网膜下隙穿刺针,再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 cm,置管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退出,并将硬膜外导管妥为固定。仰卧位。若术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