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口服产气粉治疗植物性胃石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产气粉治疗植物性胃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口服产气粉治疗的 7 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后 1 周内胃石消逝。结论 口服产气粉治疗植物性胃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产气粉;胃石;植物性 植物性胃石多见于空腹进食较多柿子、山楂或红枣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笔者应用口服发泡剂治疗植物性胃石 7 例,均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2 例,女 5 例;年龄最大 70 岁,最小 12 岁,平均岁;发病前均有空腹进食柿子或山楂的经历。病程最短 1 天,最长 30 天,平均天。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胀痛、纳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消化道钡透视示钡剂产生分流现象,胃腔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移动性充盈缺损,最大 8cm,最小 3cm,平均。胃黏膜无破坏,胃壁柔软。 方法 所有病例经上消化道钡透视证实为胃石后,口服发泡剂每次 5g,1 天 3 次,饭前半小时以温开水冲服并反复转动体位,使发泡剂与胃石充分接触。服药 3 天或 7 天后复查。 2 结果 6 例第 1 次复查胃石消逝,1 例第 2 次复查胃石消逝,全部患者随胃石消逝临床症状完全消逝或明显减轻。 3 讨论 水果中含有的单体鞣酸、果胶等在胃酸的作用下可产生不溶性的沉淀物,并与植物纤维粘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凝块而形成胃石[1]。体外实验证实 pH 值~的溶液中水果碎屑可发生胶凝。因此,当空腹、饥饿等胃酸浓度增高的情况下大量进食水果尤其是柿子、山楂或红枣,最容易形成胃石。由于胃石表面粗糙,胃蠕动时可对胃黏膜产生机械刺激,促使胃液分泌增多,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甚至形成溃疡。当胃石完全堵塞幽门时,可引起胃梗阻。植物性胃石的治疗方法多采纳非手术疗法如口服中药、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果胶酶;内镜下碎石、微波碎石等,过大的结石则实行手术治疗[2~4]。近年来有关利用产气粉治疗胃石的报道较多,且疗效可靠。产气粉是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的辅助药,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这些成分可碱化胃液,中和胃酸,改变胃内环境,使胃石松软。同时碳酸氢钠遇水产生产生二氧化碳形成一定压力,加速胃石的溶化崩解,最后完全分解排出。本组患者口服产气粉后均疗效显着,大部分患者 3 天内胃石消逝,说明该方法疗效可靠,疗程短,简单、经济、无并发症,可作为治疗胃石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