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成果汇展活动总结 校本教研成果汇展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研室安排,我校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动于 11 月 19日开展,总体评价:顺利,成功。 本次展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文档资料展示和四堂专题讨论课。由于平常资料收集和整理比较法律规范、老师(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老师)通力配合、舒校长专业指导等原因,文档资料得到教研室领导的肯定。无论是校本教研活动还是老师个人小专题讨论过程性材料、成果材料都体现出法律规范、详实、信度高的特点。 下面仅就四堂专题讨论课做简要分析: 这四堂课分别是:覃 xx 老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文学》、赵 xx 老师围绕个人小专题讨论的思想品德课——《经济生活》、xxx 老师的讨论性学习课——《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xxx 老师的主题班会讨论课——《爱伴我成长》。本次展示没有一堂课是老师们驾轻就熟的考试科目常规课型,不难看出,舒校长布置任务时就刻意让我们在教研室的领导面前“丢人现眼”。把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教学大纲和 XX 年的课标稍作对比就会发现,这些课型背后的理念正是课改的精髓所在。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布置任务的人的本意:把握“新”字,突出 “研”字。 任务布置以后,各教研组成员积极协作,献计献策,查资料,分析教学设计、听试讲。四位承担上课任务的年轻人更是忙的不亦乐乎,教学语言、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每一环节的内容和环节之间的衔接都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几易其稿。即使在繁忙、劳累的期中考试和运动会期间都在夜里加班改稿,群体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钦佩。 覃 xx 老师执教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文学》:根据九年级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她采纳了综合竞赛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去广泛阅读,确定具体书目或篇目;接着指导学生选定 1-2 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反复阅读、揣摩、进行点评,完成“美文推举”的发言稿;同时指导学生开展文学小创作活动,写一篇文章,或者编一个小课本剧,然后把学生分成甲队和乙队。每一队又按不同的探究方向分组,四六人不等;还成立了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她的课堂分为“文学常识”、“美文推举”、“文学创作”、“现场表演秀”四个板块,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力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因为任何知识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