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现,尤其是十七届六中提出了“安全进展”理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的生存、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相关部门要着重思考的重大课题。目前,对于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无论从法制建设,日常监管,还是行政执法,都已经有章可循,日趋法律规范。这些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也有了特别大的提高。由于各部门的齐抓共管,有力的防止了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进展神经未梢的乡镇微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任务依旧任重道远。乡镇企业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点:企业数量多,从事的行业范围广,但大部分投资规模不大,从业人员不多,但是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很强,进展后劲很足。俗话说的好,“船小好掉头”,乡镇微型企业能结合一时一地的特点,生产和经营符合市场需求的东西,对带动一个地域的经济进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因为规模小,人员少,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安全投入不足,企业很难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混乱。虽然这些企业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存在的企业数量多,从业人数同样不少于大中型企业,所造成的事故损害后果并不少于大中型企业及高危行业。所以,仔细剖析目前乡镇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对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很好现实意义的。作者认为,乡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下述几方面的缺陷:1,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都是针对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监管。对一般小型的、微型的企业并没有设置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实际进行监管时找不到相适应的法律依据。2,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就算再小的企业,也必一定会有生产设备和用火用电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机械损害、触电、火灾等职业危害不可避开,给从业人员带来危险的程度是一样的。3,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由于法律法规没有对一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上的培训、持证上岗的硬性要求,而大部分乡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对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何建立健全,安全隐患如何排查治理完全摸不着头脑,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混乱自然不可避开。4,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堪忧。因为没有对企业负责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