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广东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1页
1/9
广东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2页
2/9
广东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3页
3/9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2011 年高考本讲共有 4 个选择题,命题重点都集中在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考查的知识都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出现主观题一般来说,本讲内容在高考中并不特别重要,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个选择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应作为重点掌握【高频考点 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历程 】 高考真题示例 1(2011·天津卷)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 年 B.1901~1911 年 C.1912~1927 年 D.1928~1937 年解析:C。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等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 C。C【解题技巧指导】 突破命题者的“障眼法” 高考是多种能力的考查,为了体现出区分度,命题者也可谓“煞费苦心”。增加一些文言材料到选择题一方面增加了试题难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试题内容给考生设了一个“障眼法”。换句话说,有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式上看是在考查学生文言理解能力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实际上考的就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即使文言内容看不太懂,只要抓住题眼结合教材知识就能轻松做答。阶段① 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②民国成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变化。③新中国成立后: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温饱问题未解决。④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有了令世人瞩目的提高,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全面小康迈进特点①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教材知识回顾 】阶段① 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侧重于物质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② 民国成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省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