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丰顺县黄金中学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前预习辅助 人教版一、虚词(请同学们尝试写出下列各虚词的用法和意思)【于】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虎兕出于柙 4、龟玉毁于椟中 5、固而近于费 6、而谋动于干戈邦内 【之】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 夫子欲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吾恐季孙之忧 而在萧墙之内 【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固而近于费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而在萧墙之内也。二、文言句式(请尝试写出下列文言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无乃而是过与何以伐为。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三、实词(自行整理到积累本或课本。)1、词类活用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忧虑 祸患来安2、一词多译夫 君子疾夫舍曰。今夫颛臾。1夫如是。过相3、古今异义有事国家以为既来之,则安之四、课文内容分析预习1、本课可以分为哪三部分? 这三部分中冉有说了哪几句话?2、孔子是否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理由是什么?3、针对冉有的辩解,孔子是如何反驳的?(两次)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5.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那么季孙讨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五.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 君子疾夫舍曰而必为之辞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六、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1、 2、 3、 七、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 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治国原则)是 。2、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是 。2一、虚词【于】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介词 引出对象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在3、虎兕出于柙 介词 从4、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 在5、固而近于费 介词,引出对象6、而谋动于干戈邦内 介词,在 【之】且在邦域之中矣 助词,不译是社稷之臣 助词,的夫子欲之 代词,这样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不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代词,这样;2)代词,他们。则修文德以来之 之:代词,他们既来之,则安之 使之来,使之安。代词,他们吾恐季孙之忧 助词,的而在萧墙之内 助词,的【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