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三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第 2 讲 动能 动能定理(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问题。【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动能定理及其应用。难点 :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请同学们充分预习;②请同学们利用 5 分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③请同学们用 10 分钟完成基础知识反馈卡;④识记基础知识。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公式中的 W 是指物体所受合力的功或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 和.2)公式中 ΔEk的正负表示的意义:(1)ΔEk>0 表示动能 ;(2)ΔEk<0 表示动能 ;(3)ΔEk=0 表示动能 .3)公式中等号的意义:(1)数量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 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 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 .(3)因果关系:合力的功是物体 变化的原因.2.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问题:(1)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问题.(2)有多个物理过程且不需要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问题.(3)变力做功的问题.(4)含有 F、s、m、v、W、Ek等物理量的力学问题. 二、基础自测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长 D.两物体滑行时间相同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在恒力 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 A 点和 B 点的速度分别是 vA和 vB,物块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力 F 对物块做的功 W 为( )A.W>mv-mv B.W=mv-mv C.W=mv-mv D.由于 F 的方向未知,W 无法求出3.完成《基础知识反馈卡》将答案填入下表。(在有问题的题目题号前用“☆”标记) 题号123456789答案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例 1] 如下图甲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 m=1.0 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 O 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 F,使它缓慢移动,将弹簧压缩至 A 点,压缩量为 x=0.1 m,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 F 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然后撤去 F 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 O 点至桌边 B 点的距离为 L=2x,水平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