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高二级地理课助学稿一、课题信息(助学稿设计人:孙玉青)二、预习有关知识,完成下列知识检测:一、等高线的基本性质1、同线等高: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 。2、等高距全图一致:在图内 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相同,即等高距相等。3、等高线一般 、不重叠:在同一幅图内,除悬崖以外,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 。偶尔也出现平距相等,叫做等齐斜坡(不常见)。5、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与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 (地形平坦。0 米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②海拔在 200—500 米为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为 (低山——500—800 米;高山——800 以上)。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且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 。 ⑤ 中低周高为 (无海拔范围限制)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 水系特征:课题专题二 等高线及其应用(一)班级课时考号姓名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学会阅读等高(深)线和地形图。2.总结归纳出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并学会初步应用。3.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4.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掌握地形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掌握地形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2.难点:学会阅读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A:山地常形成 状水系(填放射或向心) B:盆地常形成 状水系(填放射或向心) C: 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线)(填山脊或山谷) D: 常有河流发育( 线)(填山脊或山谷)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F:山 处——大值凸向小值;山 处——小值凸向大值(填脊或谷)② 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 (填大或小),水能 ,在陡崖处形成 (一种景观)。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 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 ;河口处常形成 (地貌特征)。2、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 位置、 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量 ,背风坡降水 ;阳坡气温 ,蒸发 ,阴坡气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