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结与测评自我校对:① 思维② 存在③ 与时俱进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⑤ 实际 ⑥ 客观 ⑦ 主观能动性 ⑧ 永恒发展 ⑨ 矛盾 ⑩ 片面[学思心得] 颠倒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剖析】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运用 1】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D [材料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 项正确;A 项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 项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 项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混淆哲学的基本派别【剖析】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运用 2】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A [把“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 正确;B 是唯心主义观点;C、D 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混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剖析】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运用 3】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哲学上“物质”和“事物”是共性与个性、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