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情景导入学习目标2018 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 1.3 亿人次受灾,589 人死亡,46 人失踪,524.5 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644.6 亿元。 我们应如何看待频发的自然灾害?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框的学习,将为你解开这些问题的谜底。 了解物质的含义。 结合当前自然界发展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重点+难点] 运用具体事例,理解并归纳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教材“探究问题 1” 不是。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形成于 47 亿年前,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成的。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也是自然界长期演变进化的结果,构成生命细胞的所有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因此,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因而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教材“探究问题 2” (1)古代的哲学家在认识问题时受时代条件所限,其认识水平有限,他们不能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没有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只能从现实世界中寻找一种具体事物来代替世界的本原。(2)这些事物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它们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们共同的本质和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于物质概念,应抓住三点:一是其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二是其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三是其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教材“探究问题 3” (1)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在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