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哲学原理复习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务必尊重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运用】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问题一般用本原理,同时用规律客观性、联系、价值观导向作用等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运用】常把这一原理拆分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个分原理来考查。一般题干中出现“根据(依据)…实际而作出(或改变)…主观决策(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目标)”等类似字眼或意思,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矛盾特殊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并用);若题干中出现“…意识、思想、理论、主义为指导并促进了客观事物发展或阻碍了客观事物发展” 等类似字眼或意思 ,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并用)。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认识、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运用】可分成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两个原理用。凡出现规律、尊重规律、科学(态度)、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制定实施大政方针等关键词一般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出现积极、努力、决心、勇于、意志等等关键词用主观能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也属于辩证法)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造、消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