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章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2、施工作业前,应当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劳保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3、生产现场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几率。封闭空间必须要确保送风良好方可施工。条件允许的,应采纳焊烟吸尘器进行工程防护。4、施工之前清理作业现场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安全警示牌和职业健康警示牌。5、严禁劳动者在施工现场进食和吸烟,饭前班后应当及时洗手和更换衣服。6、严格根据岗位工艺操作章程进行操作,避开因违反操作章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能严格根据工艺操作章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7、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把控好作业时间,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应少于 15min。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当气温高于 37°C时,一般情况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同时,作业者应准备含盐饮料(含盐量为 0.1%~0.2%)。8、施工现场固定的焊接场所应尽量使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挡板将该区域与其他施工区域分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避开紫外线对其他人员的影响。9、应当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实行整改措施。10、对生产现场持续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11、劳动者一旦感觉不适,应当立即停止作业,立即就诊。劳动者应至少每年进行 1 次职业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