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事故与预防爆破是一种化学反应,其特点是其反应是快速的,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生大量的热。爆破是一种破坏行为,也是手段,目的是为各种用途提供矿石、岩石;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移山造田、兴修水利等。爆破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总之人们利用炸药释放的能量,造福于人类。但是也由于在使用中的失误,造成爆破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特别大的损失。 爆破事故有二个含义:第一个是指爆破形成的公害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构筑物破坏;第二个是指爆破作业过程当中本身的拒爆事故,产生盲炮。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爆破作业中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违规违章作业、对爆破安全认识不足造成的。 而造成爆破本身的拒爆事故如网路不爆、留有盲炮等,其主要原因为爆破材料质量差、受潮变质,施工中线路受损、连线错误,漏点、漏连等。 爆破事故的预防:1、一般规定:进行爆破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爆破员的资格;各种爆破都必须编制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设计书或说明书应有具体的爆破方法、爆破顺序、装药量、点火或连线方法、警戒安全措施等;在爆破过程当中,无关人员必须全部撤离。爆破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2、装药、充填 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使用竹木棍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严禁烟火、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在扩壶爆破时,每次扩壶装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 15mm,预防炮眼温度太高导致早爆。 深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网路和线路。3、警戒 爆破前必须同时发生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地下爆破应在有关的通道上设置岗哨,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岗哨,使所有通道都在监视之下。爆破危险区的人员要全部撤离。4、点火、连线、起爆 采纳导火索点火起爆,应不少于二人进行爆破作业,而且必须用导火索或专用点火器材点火。单个点火时,一人连续点火的根数,地下爆破不得超过 5 根,露天爆破不得超过 10 根,导火索的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 1 米。 用电雷管起爆时,电雷管必须逐个导通,用于同一爆破网路的电雷管应为同厂同型号。爆破主线与爆破电源连接之前,必须测全线路的总电阻值,总电阻值与实际计算值的误差须小于±5%,否则,禁止联接。大型爆破必须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