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3) 三力共点的平衡条件课 题§3.5 力的分解(3) 三力共点的平衡条件教学模式自主练习→小组讨论→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认识技能情感)1.知识与技能:①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习;②矢量运算法则的复习;③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推论。 2.过程与方法:①受力分析及力的运算;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推论;③矢量运算的三角形法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综合运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很好的问题。实施策略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其推论是综合性很强的内容,但新教材把它整个给删除了,给学生作个补充,我想一是能接受,二是它分析的方法以后的学习内容中用到。教 具讲义板书设计§3.5 力的分解(3) 三力共点的平衡条件一、基础知识复习 二、实例分析三、规律应用四、训练教 学环 节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一.什么是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若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则这些力叫共点力。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若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几个力一定是共点力,而且其合力一定等于零。2.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则其中的某一个力必定与其他几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3.高中阶段,重点解决三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之平衡的问题的解决。(1)受力分析是前提 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适当的研究对象(尽量让问题简便);2、先场力,再接触力,并画受力分析图;3、注意点:(1)对“态”受力分析,某力存在与否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来检验。(2)要分析的是物体受到的“性质力”,不要画“效果力”。(3)该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的力不要画在该物体的受力图上。(4)整体法和隔离法综合运用,最终回到隔离法。(2)三力共点平衡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法① 力的合成法;②力的分解法;③正交分解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正弦定理法;⑦余弦定理法。(3)三力共点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① 问题的特征:受重力,和其余两个力,使物体平衡,其中有一个力的作用线是确定的,但大小不定;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确定。② 重力分解图示法:先画重力;从重力的箭头画那个已知作用线的力的作用线 ;再从重力的起端出发,画另一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