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知识梳理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ma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件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求解以上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可用如下所示的框图来表示:第一类 第二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其中有四个矢量 v0、v1、a、s,一个标量 t。在动力学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其中有两个矢量 F、a,一个标量 m。运动学和动力学中公共的物理量是加速度 a。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不论由力确定运动还是由运动确定力,关键在于加速度 a,a 是联结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二、典型例题例 1.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 0.5 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 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 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2.如图所示,物体从斜坡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滑到斜坡底部 B 处,又沿水平地面滑行到 C 处停下,已知斜坡倾角为 θ,A 点高为 h,物体与斜坡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μ,物体由斜坡底部转到水平地面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求 B、C 间的距离。用心 爱心 专心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加速度 a物体的运动情况 37°θACBh三、跟踪训练1.(09·海南物理)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012/vm 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并以大小为22/am s的加速度减速滑行。在车厢脱落3ts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 3 倍。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3.(09 江苏·1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 m =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 F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