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 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3、 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 会以抛体运动为出发点导出卫星上天的粗略道理。2、 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3、 会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4、 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和前景的资料,进一步体会科学知识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牛顿抛体运动图的解说及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等经典力学发展的伟大成就介绍,使学生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2、 通过介绍人造卫星的应用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3、 通过介绍人们如何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4、 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挖掘德育的素材。【教学重点】1、 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方法。2、 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 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4、 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理论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1) 提问: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用心 爱心 专心(2) 学生回答:(略)。2、新课引入:(1) 多媒体展示:我国神舟六号的发射、在轨运行、回收情况;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基本情况(2) 提问:为什么宇宙飞船能登上月球?为什么飞船能像月亮那样围绕地球旋转?飞船在什么条件下能挣脱地球的束缚?在进一步的探索中,人类会对更遥远的星球有些什么了解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这一节课的学习。【新课教学】一.人造卫星上天1、 如何使人造卫星上天:(1) 提出探究课题:站在高山顶端,水平抛出一块石头,石头的水平射程跟什么有关?若不断增大水平抛射石头的投掷速度,当速度达到足够大时,石头是否不再落回地面而绕地球旋转?(2) 学生探究,发表见解。(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牛顿的抛体运动图总结卫星上天的道理:只要抛出的速度足够大,被抛出的物体就会像月球那样不再掉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人造地球卫星或宇宙飞船上天的原理。(4) 教师提问:如何使用人造卫星和飞船获得这样大的初始速度?(5) 学生阅读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