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重点】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学习难点】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任务一、课前预习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3、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联系起来了。任务二、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类型一)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___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例题 1: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 kg,在 6.4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求物体在 4 s 末的速度和 4 s 内的位移。☆交流讨论 1(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2)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3)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整写出解答过程。拓展一:例题 1 中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21 ”。求物体在 4s 末的速度和 4s 内的位移。(g=10m/s2)☆交流讨论 2(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怎样求?大小是多少?方向向哪?(2)画出受力图,写出解答过程。拓展二:将例题 1 中的“水平拉力”改为“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 37°角”,大小仍为 6.4 N,其他条件均不变,求物体在 4 s 末的速度和 4 s 内的位移。已知 cos37°=0.8,g=10m/s2。☆交流讨论 3(1)从题目中找出关于物理情景的描述。(2)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合力沿什么方向?(3)拉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时,如何求合力?(4)完整写出解答过程。拓展三:例题 1 中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21 ”。将 “水平拉力”改为“斜向上与水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