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工艺应当注意什么?1.工艺简述以酸性气为原料,经气液分离后与空气同入燃烧炉内燃至 12000C左右,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包括硫蒸气、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经废热锅炉冷却至 350—4000C,再进一步冷凝,冷却到 160—1800C 并用捕集器将液硫收集下来。从捕集器顶部出来的混合气体经过两级转化,在催化剂(天然铝矾土或人造氧化铝)的作用下,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气态硫和水,气态硫再经冷却至 150—1700C,成为雾状硫,最后再用捕集器将其捕集、冷却成型后为硫磺产品。二级转化后的气体仍有少量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经焚烧炉燃烧后,从烟囱排入大气。2.危险部位2.1 酸性气输送管线管线输送的介质是硫化氢,剧毒且腐蚀性大,易使管线腐蚀减薄以至穿孔泄漏,污染环境使人中毒,甚至死亡。2.2 废热锅炉的水液面废热锅炉是装置重要的压力容器,炉内温度高达 12000C 以上,水进入汽包就产生蒸汽,若进水量不足或中断,汽包干锅便有爆炸的危险。2.3 排送液硫液硫温度在 1200C 以上,排放时温降又较慢,容易造成灼伤事故。2.4 硫化铁的管理检测、修理期间从设备或管线清扫的硫化铁与空气接触,容易自燃着火,产生爆炸事故。3.注意事项3.1 应当定期对酸性气管线及附属设备的厚度进行检测,及时更换经腐蚀后严重减薄的部位,加强对管线的低点排凝。3.2 操作人员要熟悉废热锅炉的特性,正确推断和把控好水位,若干锅时应按紧急停工处理,待出口温度降至常温后,才能慢慢加入软化水。严禁干锅时立即加水。3.3 排放液硫的贮池应有明显的标志和安全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时造成灼伤。3.4 加强对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校验,保证灵敏准确。3.5 对检测、修理中清出的硫化铁应集中用水淋湿,运到指定地点掩埋。3.6 装置的介质易燃易爆,应防止静电和雷击。每年冬季要对全装置的静电接地、防雷设施进行 1 次校验,发现问题时快速进行处理,保证完好率达 100%。3.7 装置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因此,消防设施和劳保用品应齐全好用。3.8 酸性气体燃烧时的配风量是操作中重点参数。若配风量不足或中断,容易引起二次燃烧,使烟囱烧坏并污染大气。因此,供电系统必须确保正常供电,保证供风充足。若停电时,应当立即关闭酸性气并及时改放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