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小组总结:教辅资料使用情况调查与评估 维持一个半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将近尾声,此次调研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拓展了视野,对社会、生活、世界有了新的更深化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社会实践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调研内容看,我们以“南京主城区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主题,从教辅市场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开展调研。对教辅市场的调研我们主要实行实地考察,对书店的各种英语初一教辅进行了整理、筛选和甄别,结合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看法;对使用情况的调研,则是深化到市民的生活中和学校里,采纳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一手资料,再进行归纳、分析、提炼,由现象到本质,深化挖掘,丰富理论成果,形成书面报告。 “学生各类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一向是个热点问题,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是作为一个师范生、未来的人民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但不通过调研,我们并不清楚实际的现状,只能根据已有的并不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行想当然的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的使用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教辅市场并不法律规范,形形色色的教辅铺天盖地,其中有知名出版社的老品牌,也有新问世的看上去极为花哨的练习,让人很难辨别好坏。好的教辅资料应当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重难点,理清思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强化练习,巩固课内所学,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而品质低下的则会误导学生,浪费时间,使学生深受其害。教辅市场如此稂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必须有一双善于鉴别的慧眼。 而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学生选购教辅时缺乏自主性和科学性,往往是老师推举什么就买什么,也不考量一下是否适合自己。有的则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家长,而家长大多并不懂英语,也不懂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时候非常盲目。买回去以后呢,出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学生能坚持常常使用的,许多是一学期下来,使用的痕迹寥寥无几。问他们使用这些资料想解决的主要学习问题是什么,或者想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他们并不清楚,反正买回来了就做,毫无目的性。问他们使用效果如何,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他们也捉摸不到明显的进步。所以对于教辅资料的有效性,学生、家长都处于比较迷糊的状态。而老师只告诉学生哪本资料较好,并没告诉学生好在哪里,应该如何选择,老师只“授之以鱼”,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