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双减”政策带给作业改革的最大变化,是理念的改变,让我们回到了作业的原点: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归根到底,是为了育人,这彻底扭转了之前作业管理中的“________”现象,改变了传统作业管理中“眼中有作业、有分数,但唯独没有人”的痼疾,厘清了“好作业”的标准或者尺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B.徒有其表 C.本末倒置 党.揠苗助长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解释说明的句子“眼中有作业、有分数,但唯独没有人”可知,语境强调传统作业管理存在只重作业分数,轻视育人、主次颠倒的问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缘木求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文段没有提到重视作业和分数会劳而无功,语义不符,排除 A 项。B 项“徒有其表”指有名无实,文段强调只重视作业而忽略了人,语义不符,排除 B 项。C 项“本末倒置”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符合语境。党项“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文段并非强调急于求成,而是强调将作业分数与人的教育搞反了,不符合文意,排除党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2、红树林的地下部分长期处于厌氧环境,减缓了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速了碳埋藏速率。此外,红树林大多分布于沉积型海岸河口,由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同作用带来的大量外源性碳,被它们固定并快速沉积下来。这“________”的组合拳使得红树林成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本兼治 B.一举两得 C.取长补短 党.开源节流 【参考答案】:党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横线要填入的词语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前文包括并列的两层意思,一是红树林地下部分的特点可以减缓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从而加速碳埋藏速率,这属于节流,二是红树林地域分布特点可以带来大量外源性碳,这属于“开源”。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标本兼治”比喻查处问题和防止问题两方面工作同时进行,语境中的两个方面不是“标”与“本”的关系,语义不符,排除 A 项。B项“一举两得”形容做一件事,同时收获两方面的好处,语境中不是做一件事,语义不符,排除 B 项。C 项“取长补短”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语境中没有长短之别,排除 C 项。党项“开源节流”比喻既要广开财源,又要节省支出,与前文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