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率与绿化率区别绿地率与绿化率有什么区别其实,绿化与绿地,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对“居住区用地范围以内各类绿地”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房地产商通常在广告中使用绿化率一词,根据园林专家所言,是一个不准确、不法律规范的用词。在国家关于园林绿化的用语中,准确的应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叫法。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以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在计算时,要求距建筑外土墙 1.5 米和道路边线 1 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属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 3 米的深度,也就是说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小区用地的比率。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 60%以上。购房人要注意房地产商在销售楼盘时宣传的绿化率实际不少是绿化覆盖率。所以,我们平常叫惯了的绿化率专业术语应称作“绿地率”,它和开发商一般许诺的“绿化率”有特别大区别,开发商常说的其实是“绿化覆盖率”。而且,国家对绿地率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法律规范、法规都可以知道,长草的地方并不一定都能算作绿地,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以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即使是级别最低的零散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少于 8 米,面积不小于 400 平方米。该用地范围以内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 70%(含水面),至少要有 1/3 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直接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而宅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在设计计算时,也要求距建筑外墙 1.5 米和道路边线 1 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根据有关规定,凡符合规划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 30%,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 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 1平方米的规模。绿化覆盖率则不然,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的绿地,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