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由来及进展趋势(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由来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提出,根本上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生产的进展,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不断突出,人们在不断寻求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法,期待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企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需要统一的国际标准法律规范相关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尤其是 ISO9000、ISO14000 标准在世界范围以内的成功实施,促进了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进展。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进展趋势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具备同样的重要性,但在进展的过程当中却相对落后,现今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而且 ISO 决定目前暂不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领域开展工作。 尽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一些国家,比较典型的是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在着手本国本地区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 (三)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开展情况 我国从 1995 年以来一直关注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国际进展,并于 1996 年专门立项,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国际进展、基本原理及内容进行讨论。1998 年 2 月开始对企业进行试点实施,8 月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并进一步开展试点工作。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行业也借鉴同行业的方法,在其领域内实施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HSE)。在我国交通行业,各航运公司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船舶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规则》,对客船、500 吨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载货高速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