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材料 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关于领导干部选拔的各种法规、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在全国各地区、各层次的探究力度不断加大,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概述 所谓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对社会实行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筛选出领导干部人选的制度。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是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孕育、产生于 20 世纪 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的进展历程,其间经历了试验探究、改进推广、制度推行等三个阶段。 浙江省宁波市在 1985 年公开选拔局级干部,揭开了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试验的序幕;1992 年****中央有关部门转发了吉林省《关于实行“一推双考”的方式公开选拔副地厅级领导干部情况的报告》,肯定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这一做法,并要求各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究、改进干部选拔方法,由此公开选拔制度进入推广阶段;XX 年 7 月,****中央在修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专门增设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一章,其中明确指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标志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形成;XX 年****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 XX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对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规定将公开选拔制度带入了法律规范推动的新阶段。 二、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基本内容、程序与进展现状 1.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成员或者其他人选,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他人选,以及其他适用于公开选拔的领导职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一是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或者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二是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三是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组织考察,讨论提出人选方案;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办理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