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人行上山穿过含水层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确保安全穿过含水层,经公司领导讨论决定在《32 采区人行上山作业章程》基础之上进行措施补充,对当前穿过含水层的地质情况进行说明,并根据此情况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望施工单位组织作业人员仔细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一、人行上山当前穿过含水层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二、支护变更 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当前情况,为解决支护难度的问题将原来树脂锚杆(MSGLW-335/20 无纵肋螺纹钢树脂杆)改为管缝式锚杆(L=1500mm)支护,并通过计算将原来的每圈七根树脂锚杆改为每圈六根管缝式锚杆进行支护,支护间排距为 800*800mm。施工三圈管缝式锚杆过后,又按原设计支护要求对巷道支护一圈,这样交替进行支护。当穿过含水层过后在变回每圈七根树脂锚杆进行支护。管缝式锚杆支护断面图如下:单位为 mm。 三、掘进工作面淋水的处理 因当前施工阶段水流量较大,考虑到作业人员的健康问题,需解决顶板上的淋水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作业环境。 在泄水孔下面 4m2 的范围以内,用 MSGLW-335/20 无纵肋螺纹钢树脂杆固定雨棚,雨棚边用风筒布引流淋水到巷道帮上,雨棚采纳阻燃胶垫(厚度 10mm),为了随时观察泄水孔岩层的变化,胶垫不能贴到岩面,胶垫与顶板岩面距离相隔 500mm。如下图所示:单位为 mm。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每班作业人员必须听从值班对干的统一指挥,现场的情况必须按时向调度室汇报,值班队干要对领导在班前会上安排的工作逐个落实。2、每班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雨衣,以防止淋水将衣服打湿,影响身体健康。3、当前含水层施工采纳浅眼放炮作业,并将放炮后的岩层变化情况向调度室汇报。4、地测组人员要有规律的对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观测,将收集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并提交可靠的预测、预报信息。5、在打眼作业前要对巷帮和顶板的支护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执行敲帮稳定制度,随时将迎头的活石悬矸挑落,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木支柱,防止岩层石块冒落伤人。6、岩层透水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征兆。井下工作人员都应熟悉发生透水事故前的预兆,以便及时实行防范措施。透水前的预兆常有: a.巷道壁或顶板“挂汗”,它是积水通过岩石微小裂隙时,凝聚于岩(煤)壁表面的一种现象。 b.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c.工作面温度降低。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d.水叫。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