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烟热的基本常识及临床表现 金属烟热-疾病简介金属烟热高发人群金属烟热是一种因吸入新生的金属氧化物烟尘而引起的一种金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体温骤起、白血细胞增高等。这种疾病是焊工在工作中焊接铜、锌等有色金属产生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这种烟尘颗粒直径大约在 0.05-0.05 微米,通过呼吸道进入未梢支气管和肺泡,并穿透肺泡壁进入体内,剌激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生发热效应。金属烟热呈急性发作,无慢性进度过程和后遗症。常在接触高浓度金属氧化物烟后 6-12h 内骤起头晕、疲倦、乏力、多汗、发热、畏寒、寒颤等症,体温升至 37.5℃以上,血白细胞增多。症状、体征一般在 4-24h 内消退,白细胞增多除 20x109/L(20000/mm3)以上者往往要持续 24h 外,一般于 4-12h 恢复正常,如症状、发热及白细胞增多持续不恢复,应作进一步检查,与有关疾病相鉴别。金属烟热-病理分析多为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作业,吸入过多的金属氧化物烟尘所致,以氧化锌烟雾引起者最多见,锡、银、铁、镉、铅、砷、锑、铍、镁、铊或锰等氧化物烟雾亦可引起本病。以锌吸入量为例,40mg/kg 即可发病,80mg/kg 可引起严重发作。国内外报道中,以冶炼钢时吸入氧化锌而发病者最多;焊接工人则以锌焊作业者发病较多,如某船厂工人在通风不良的船舱中锌焊作业,曾引起群体发病。发病机制是吸入的新生金属氧化物颗粒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释放内生性致热原的免疫反应。一次发作后,可获得暂短的免疫,但假日休息后继续在未改善的原发病环境中工作,极容易发病。金属烟热-临床表现上一页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