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顶板安全管理金属矿山地质赋存条件复杂,采矿方法多种多样,有些矿山采纳不适当的采矿方法,加上不按正规作业,生产管理不善等原因,自 50年代以来,冒顶片帮重大伤亡事故不断发生,根据概略的统计,我国金属矿山的冒顶片帮事故一般占井下各类事故总数的 20~30%左右,居井下矿山伤亡事故的第一位。从井下冒顶片帮伤亡事故的分类统计结果来看,属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占 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占 44.2%。但在实际工作中,所谓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往往与人的因素有关,比如设计和工艺的缺陷、设备设计和维修的缺陷等。从金属矿山发生冒顶片帮伤亡事故的地点来看,巷道发生的事故较采场多。冒顶片帮事故中,大多数是由于局部冒落或浮石冒落所引起。 加强顶板管理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尽量减少采矿作业人员暴露在大面积的顶板条件下作业,安全、高效的采矿方法,对降低采矿重大伤亡事故非常重要,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即自上而下、由顶到底(上盘到下盘),由远而近的开采顺序,集中作业,贫富兼采;避开到处挖富矿造成作业分散,导致破坏顶板平衡,提高回采强度。实行快掘、快采、快出的办法,提高采场单位面积矿石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不仅可以提高采矿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避开地压显现的活动期,在地压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进行采掘作业,达到安全生产。 对于暴露面积较大的采场(例如空场法、留矿法,充填法等)必须实行顶板分级管理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采矿方法,将顶板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不同的级别,分别提出不同的顶板管理要求。为了避开浮石冒落引起的伤亡事故,矿山实行的顶板三次检查制(斑前、班中,斑后)。检查顶板松石的方法,过去主要靠锤击听声,处理顶板松石主要依靠撬棍,这种方法不仅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处理松石时如 果站立位置不当,操作不慎,还可能使自己本身受到损害。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在井下采场成功地使用浮石处理机,可有效地防止松石冒落伤人事故,并提高工效。70 年代以来还曾不断进行利用红外探测仪检查顶板松石的试验,已经取得了特别大的进度。我国研制成功的无线电地音仪,可作出危险顶板冒落的预报。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和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1)合理选择井巷(洞室)位置、断面形状和大小,包括,巷道布置应避开松软岩层,尽量在坚硬均质的岩体内通过,避开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尽量使巷道、洞室的轴...